三、信息技术服务知识 | 重要考点

shmaur
2024-09-19
-
-

本章主要是考选择题,可能为9分左右,建议多读原文,能做选择就好。

案例需要背下来

 

产品的概念

产品狭义概念是指被生产出的物品。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我们通常将产品定义为:人们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种需求的任何有形物品或无形服务。通常有下述4种类别的产品:(掌握)17年第37,21年第18,23年第19考题

服务是为满足客户的需求,供方和需方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服务服务的提供一般涉及:为客户提供的有形产品过程中所完成的活动;为客户提供的无形产品过程中所完成的活动;无形产品的交付;为客户创造氛围等;
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编程语言、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是由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通常是无形产品,并以方法、记录或程序的形式存在,如计算机程序、字典、信息记录等;
硬件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是不连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
流程性材料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是将原材料转化成某一特定状态的有形产品,其状态可能是流体、气体、粒状、带状。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往往用计量特性描述。

 

什么是服务

服务是“服务提供者与顾客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其结果通常是无形的”。(掌握)

 

ITSM 的目标及原理(案例,背)

实施 ITSM 的根本目标有 3 个:
(1)以客户为中心提供 IT 服务
(2)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
(3)提供的服务是可准确计价的

基本原理:

可简单地用“二次转换”来概括,第一次是:“梳理”,第二次是:“打包”。第一次转换将技术管理转流程管理。第二次:流程管理转服务管理。

 

质量管理过程(案例,背)

(1)质量策划 (2)质量控制 (3)质量保证 (4)质量改进

 

质量策划的内容(案例,背)

①设定质量目标。
②确定达到目标的途径。
③确定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④确定所需的其他资源。
⑤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法和工具。
⑥确定其他的策划需求。

 

质量控制的内容。(案例,背)

(1)质量控制范围包括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
(2)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使所有质量过程和活动始终处于完全受控状态。
(3)质量控制的基础过程是过程控制。

 

质量保证工作包括哪些?(案例,背)

(1)制定质量保证计划
(2)过程与产品质量检查、编制质量保证工作报告
(3)问题跟踪与持续改进。

质量保证计划的内容。(案例,背)

(1)质量保证的目的
(2)质量保证的检查范围
(3)质量保证检查的时间或周期
(4)质量保证检查的依据
(5)质量保证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6)过程与产品质量检查

 

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区别。(案例,背)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不一样,但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1)质量控制是质量改进的前提,质量改进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质量控制是面对“今天”的要求,而质量改进是为了“明天”的需要。
(2)质量控制是日常进行的工作,可以纳入“操作规程”中加以贯彻执行。质量改进则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
达到既定目标之后,该项工作就完成了,通常它不能纳入“操作规程”,只能纳入“质量计划”中加以贯彻执行,
所以质量改进通常以成立专题改进项目的形式进行。

 

质量改进实施方法。(案例,背)

质量改进方法有两种:一种为 PDCA 方法,一种为 DMAIC 法。
(1)其中 PDCA 法是:明确问题、掌握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拟订对策并实施、确认效果、防止问题再发生并标准化、总结。
(2)DMAIC 法是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信息安全的属性。(案例,背)

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控性、可靠性

 

信息安全管理的活动内容。(案例,背)

(1)定义信息安全策略
(2)定义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3)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确实管理目标和选择管理措施
(5)准备信息安全适用性申明

 

等级保护的主要环节(案例,背)

定级、备案、安全建设整改、等级评测和安全检查。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共分为五级(案例,背)

级别说明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服务不同于一般实体性产品的4个特性

         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异质性、与易消失性。因此,与有形产品相比,服务作为产品表现出多方面独有的特性:(掌握)18年第15,19年第15,22年第18考题

无形性服务通常是一种行为,无法像有形产品一样展示给客户。客户在购买前很难完全看到服务的产出或成果,也缺乏具体标准以客观判断服务的优劣。因此口碑宣传、企业形象以及客户以往经验等因素对客户选择服务影响很大。
不可分离性实体产品大都先经过生产、销售,而后消费。但服务则不同,服务不能像有形产品一样能够事先生产,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往往同时进行而不可分割。在大部分情况下,服务提供者与客户要同时介入服务传递的过程中并进行频繁的互动。
异质性服务的提供常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随着服务提供者的不同或提供服务的时间与地点不同,都会使服务的效果不同。即使同一个服务人员也会因不同的心情、态度、不同的服务对象,难以确保服务的一致。
易消失性服务不同于一般有形产品可以储存或多生产以备不时之需。服务无法储存,产能缺乏弹性,对于需求变动无法通过存货调节。尽管可以在需求产生前事先规划各项服务设施与人员,但所产生的服务却具有时间效用,若没有及时使用将形成浪费。

 

IT服务的定义

       是“供方为需方提供开发、应用信息技术的服务,以及供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供支持需方业务活动的服务”。

       常见服务内容包括软件服务、硬件服务及其他相关的服务。

       常见IT服务形态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设计与开发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实施服务、运行维护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运营服务、数据内容服务、呼叫中心服务和其他信息技术服务。(掌握)20年第15考题

 

运行维护服务的定义

       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方法,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对其信息系统的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及安全等提供的各种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掌握)18年第16,23年第19考题

 

运维服务

       运维是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内容最多、最繁杂的部分,是对信息系统提供维护和技术支持以及其他相关的支持和服务。

       运维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基础设施、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以及依赖于IT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业务应用等信息系统,其范围可以是单个IT基础设施的运维,也可以是整体IT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的总体运维。

       运维服务交付内容主要包括咨询评估、例行操作、响应支持和优化改善。(掌握)19年第16,20年第16考题

       任何组织和个人提供运维服务需要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并确保提供的运行维护服务符合与需方约定的质量要求。因此,具备相应运维服务能力是服务组织提供服务的必要条件。供方运维服务的能力模型定义了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的四个关键要素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每个要素通过关键指标反映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模型也给出了供方为持续提升运维能力的管理方法。(掌握)

 

运行维护服务六类

将运行维护服务分成基础环境运维、硬件运维服务、软件运维服务、安全运维服务、运维管理服务其他运行维护服务六类,每类运维服务及其说明见表3.1。(掌握)17年第39,19年第16,21年第19,23年第25考题

代码类别名称说明
04运行维护服务不包括:硬件和软件产品保修期内的支持服务
0401基础环境运维服务对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电力、空调、消防、安防等基础环境的运维。包括:机房电力、消防、安防等系统的例行检查及状态监控、响应支持、故障处理、性能优化等服务
0402硬件运维服务对硬件设备(网络、主机、存储、桌面设备以及其他相关设备等)及其附带软件的例行检查及状态监控、响应支持、故障处理、性能优化等服务
040201网络运维服务面向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运维服务
040202主机运维服务面向计算机设备中的巨/大/中型机、小型机、PC服务器等的运维服务
040203存储运维服务面向存储设备中的磁盘阵列、存储用光纤交换机、光盘库、磁带机、磁带库、网络存储设备等的运维服务
040204桌面运维服务面向台式机、便携式计算机、掌上电脑等计算机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等的运维服务
040299其他硬件运维服务面向图像及音视频设备、视频监控设备、会议系统设备、终端设备、硬件设备虚拟化、其他硬件设备的运维服务,以及其他属于0402类而上述各小类未包含的服务
0403软件运维服务对软件(包括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等)的功能修改完善、性能调优,以及常规的例行检查和状态监控、响应支持等服务
040301基础软件运维服务面向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语言处理系统和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的运维服务
040302支撑软件运维服务面向需求分析软件、建模软件、集成开发环境、测试软件、开发管理软件、逆向工程软件和再工程软件等支撑软件的运维服务
040303应用软件运维服务面向各种应用软件的运维服务
040399其他软件运维服务凡属于0403类而上述各小类未包含的服务内容可纳入此类中
0404安全运维服务对信息系统提供的安全巡检、安全加固、脆弱性检查、渗透性测试、安全风险评估、应急保障等服务
0405运维管理服务整体承担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安全等综合性运维而提供的管理服务
0499其他运行维护服务数据迁移服务、应用迁移服务、机房或设备搬迁服务等,以及其他属于04类而上述各类中未包含的服务
表3.1运维服务分类与代码

 

 

运营的目的

运营是对组织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等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运营的目的是保证正常的业务开展。(掌握)

 

运营强调以经营为中心

是把投入的资源(生产要素)按照特定要求转换为产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掌握)22年第19考题

 

运营管理

指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其中设计是根据运营目标,根据企业对运营系统的要求,来设计实现目标的手段,也就是运营系统

运行就是要驱动或推动这个系统的执行,让它真正动起来,通过整个系统的运转来完成运营目标。

评价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地监控和追踪,衡量运营系统,与期望的结果比对分析,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运营目标。改进就是要及时纠偏,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掌握)

 

经营活动

经营需要有经营者、经营对象、经营权和经营载体,经营者是经营活动的主体,没有经营者就不可能有经营活动。

经营对象是经营的客体,经营对象是经营者把自已的经营活动加于其上的东西。

经营权是实现经营的手段,是经营者对经营对象的占有、支配、使用和处理或强制、规范并承担经营责任的权力。

经营载体是经营活动得以进行的组织。经济的载体被称为经济组织,一般是家庭、企业;政治的载体被称为政治组织,一般是政府。(掌握)22年第19题

 

企业的经营思想

是指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它是由一系列观念或观点构成的对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具体地表现为六个观念。(掌握)

市场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与用户之间关系的经营思想。用户需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源。
竞争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与市场竞争对手之间关系的经营思想
效益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经营思想
创新观念是企业处理现状和变革之间关系的经营思想。企业的创新观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①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开发、老产品的改造、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采用以及新资源的利用;
②是市场创新,即向新市场的开拓;
③是组织创新,包括变革原有的组织形式,建立新的经营组织。但变革是有风险的,不变革也是
有风险的,对两种风险的认识和态度是创新观念的本质。
长远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近期利益与长远发展关系的经营思想
社会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发展之间关系的经营思想

 

企业的经营目标

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决定企业长期发展方向、规模、速度的总目标或基本目标。

第二层是中间目标,分为对外与对内目标。对外目标包括产品、服务及其对象的选择、定量化,如产品结构、新产品比例、产品市场占有率等;对内目标就是改善企业素质的目标,如设备目标、人员数量、比例目标,材料利用、成本目标等。

第三层是具体目标,即生产和市场销售的合理化与效率目标。如劳动生产率、合理库存、费用预算以及质量指标等。(掌握)

1)经营目标分类

企业的经营目标,按其重要性来说,可分为战略目标和战术目标。22年第19考题

(1)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的特点是:
①实现的时间较长,一般能够分阶段实行。
②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往往标志着企业经营达到了某一个新的境界,与过去比有明显的变化。
③实现这一目标有较大的难度和风险。
④对各级经营管理层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③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费用开支。
根据企业所处发展的不同时期,通常有三个方面的战略目标:
①成长性目标。它是表明企业进步和发展水平的目标。这种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企业的经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成长性指标包括销售额及其增长率、利润额及其增长率、资产总额、设备能力、品种、生产量。其中销售额与利润额是最重要的成长性指标。销售额是企业实力地位的象征,而利润额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现实经营能力,同时也表明了它的未来发展的潜力。
②稳定性目标。它表明企业经营状况是否安全,有没有亏损甚至倒闭的危险。稳定性指标包括经营安全率、利润率、支付能力等。
③竞争性目标。它表明企业的竞争能力和企业形象。竞争性目标包括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名次等。

(2)战术目标

战术目标是企业的短期目标,是战略目标的具体化。战术目标的特点是:
①实现的期限较短,反映企业的眼前利益。
②具有渐进性。
③目标数量较多。
④其实现有一定的紧迫性。

 

制定经营目标的原则(掌握)222年第19考题

目标的关键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确定的总体目标必须突出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问题和关键性问题,关系到企业全局的问题,切不可把企业的次要目标或小目标列为企业的总体目标,以免滥用资源而因小失大。
目标的可行性原则总体目标的确定必须保证如期能够实现。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必须全面分析企业各种资源条件和主观努力能够达到的程度,既不能脱离实际凭主观愿望把目标定得过高,也不可妄自菲薄不求进取把目标定得过低。
且标的定量化原则订立目标是为了实现它。因此,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以便检查和评价其实现程度。所以,总体经营目标必须用数量或质量指标来表示,而且最好具有可比性。
目标的一致性原则就是总体目标要与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协调一致,形成系统,而不能相互矛盾,相互脱节,以免部门之间各行其是,互相掣肘。
目标的激励性原则经营目标要有激发全体职工积极性的强大力量。因此,目标要非常明确,非常明显,非常突出,具有鼓舞的作用,使每个人对目标的实现都寄予很大的希望,从而愿意把自己的全部力量贡献出来。
目标的灵活性原则经营目标要有刚性。但是,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企业的经营目标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改变不切时宜的目标,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及时调整与修正企业的经营目标。

 

经营计划的特点(掌握)

决策性它是以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前提,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制定和编制的,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外向性它与社会、市场和用户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基本目的就是实现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性它的基本内容既包括市场调查、预测、生产、销售,也包括技术、财务和后勤,是指导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纲领
激励性它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能激励企业全体职工为之而奋斗。

 

IT治理的内容

综合这些定义,可以从IT治理的内涵表述中得到以下内容:(掌握)18年第17,20年第17,21年第21,22年第20考题

(1)IT治理强调信息化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IT利用其自身特点,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技术或控制方面的支持,以保证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落实和贯彻组织业务战略和目标。

(2)IT治理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经营者共同的责任,由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负责,从企业全局的高度对企业信息化做出制度上的安排,体现股东、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

(3)IT治理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合理利用IT资源,平衡成本和收益,确保信息化应用有效、及时地满足需求,并获得期望的收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IT治理通过构建IT治理架构和机制,将信息化的决策、实施、服务、监督等流程以及IT相关的资源与企业战略和目标紧密关联,从而最大化提升企业价值。

 

IT治理与IT管理比较

       与IT管理相比,IT治理规定了整个组织IT规划与组织、获得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与评价的基本框架,以此监控IT的战略制定、机构建立以及组织实施,保证企业信息和信息系统的运营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上。

        而IT管理是企业IT部门在IT系统运营阶段中在管理方面采用的方法论、手段、技术、制度、流程、文档的统称,是在既定的IT治理模式下,管理层为实现企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所以IT管理和IT治理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与企业管理类似,如果没有好的治理(约束和激励)机制,企业管理的好是偶然的,管理不好是必然的;同样,对于IT,如果存在好的IT治理机制,IT管理的好就是必然的、管理不好是偶然的。

        因此,IT治理是IT管理的基石,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IT治理比IT管理更重要(掌握)19年第17,23年第21考题

 

IT治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

       企业的IT投资是否与战略目标相一致,从而形成必要的核心竞争力。(掌握)

 

IT服务管理(ITSM)

       是一套帮助组织对IT系统的规划、研发、实施和运营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是一套方法论。(掌握)20年第18考题

 

ITSM的核心思想是

      IT组织不管是组织内部的还是外部的,都是IT服务提供者,其主要工作就是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IT服务。而IT服务的质量和成本则需从IT服务的客户(购买IT服务)方和用户(使用IT服务)方加以判断。(掌握)

 

传统的IT管理和ITSM比较

      ITSM是一种IT管理,与传统的IT管理不同,它是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IT管理。我们将传统的IT管理和ITSM比较如图3.1所示。(掌握)19年第18,20年第18,23年第22考题

传统的IT管理和ITSM比较

 

实施ITSM的根本目标有3个

(掌握)17年第38,18年第18,21年第20考题
(1)以客户为中心提供IT服务。
(2)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
(3)提供的服务是可准确计价的。

 

ITSM的基本原理

可简单地用“二次转换”来概括,第一次是“梳理”,第二次是“打包”,如图3.2所示。(掌握)20年第18考题

ITSM 的基本原理

 

项目的定义包含3层含义

(掌握)23年第23考题
(1)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且有特定的环境与要求。
(2)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3)任务要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

 

项目的特性

不同的项目也许千差万别,但是它们至少都必须具备以下特性:(掌握)

(1)临时性。所有的项目都是临时的,有明确的开始和结尾,并以实现特定的目标为宗旨。临时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持续时间短。项目所创造的产品、服务或成果一般不具有临时性。23年第23考题
(2)独特性。指项目的可交付成果(产品或服务)具有非重复性的特点。
(3)渐进性。项目的实施过程体现为一个向目标推进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4)不确定性。导致项目非重复性的主要原因是其外部条件以及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这说明人类对世间事物的认识和控制具有局限性。因此,任何项目都不可避免的具有风险。

 

单项目管理就是通常意义的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如下管理内容。(掌握)17年第41,20年第18考题

管理内容说明
项目范围管理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对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控制的管理过程。它包括范围的界定、范围的规划、范围的调整等。
项目时间管理为了确保项目最终的按时完成一系列管理过程。它包括具体活动界定,活动排序,时间估计,进度安排及时间控制等各项工作。把时间管理引入其中,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项目成本管理为了保证完成项目的实际成本、费用不超过预算,对项目成本和费用的管理过程。它包括资源的配置,成本、费用的预算以及费用的控制等各项工作
项目质量管理为了确保项目达到客户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它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
人力资源管理为了保证所有项目人员的能力和积极性都得到最有效地发挥和利用,所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它包括组织的规划、人员的选聘、团队的建设和项目团队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项目沟通管理为了确保项目的信息合理的收集和传输,所需要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它包括沟通规划、信息传输和进度报告等。
项目风险管理涉及项目可能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所需要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制订对策和风险控制等
项目采购管理为了从项目实施组织之外获得所需资源或服务,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它包括采购计划、采购与征购、资源的选择以及合同的管理等项目工作
项目集成管理这是指为确保项目各项工作能够有机地协调和配合,所展开的综合性和全局性的项目管理工作和过程。它包括项目集成计划的制订、项目集成计划的实施、项目变动的总体控制等。


 

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中,项目被分成5个阶段:(掌握)

项目启动包括发起项目,授权启动项目,任命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团队,明确项目干系人
项目规划包括制订项目计划,确定项目范围,配置项目人力资源,制订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编制项目预算表,确定项目预算表,制订项目质量保证计划,确定项目沟通计划,制订采购计划等
项目执行当项目启动和策划中要求的前期条件具备时,项目即开始执行,进行实施项目
项目监控跟踪与控制项目,包括项目的跟踪,项目的控制
项目收尾包括项目移交评审,项目合同收尾,项目行政收尾工作

       不是每个项目都必须经过以上每一个阶段,因为有些项目可能会在达到完成阶段之前被停止,有些项目不需要策划或者监测,有的项目需要重复多次项目规划、项目执行和项目监测。

项目管理,试图获得对5个变量的控制:

       时间、成本、质量、范围、风险。(掌握)18年第19,19年第19考题

 

项目群管理组织结构

       项目群管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为单类项目群组织结构、多类项目群组织结构、复合式组织结构;

       根据项目群是以业务为导向(职能型),还是以客户为导向(矩阵型),单类项目群可分为单客户项目群和单业务项目群,多类项目群可分为多客户项目群和多业务项目群

       在IT行业,IT服务项目群划分往往以IT服务项目的规模进行合并,按项目群进行管理。(掌握)18年第20考题

项目群分类,如表3.2所示。(掌握)

分类业务为导向(职能型)客户为导向(矩阵型)
单类项目群管理以业务为单位的项目群管理,例如:研发类项目群管理,运维类项目群管理以客户为单位的项目群管理,例如某客户项目群管理
多类项目群管理多业务、多项目聚类整合后的项目群管理多客户多项目聚类整合后的项目群管理
复合式项目群管理中小客户项目采用业务聚类整合,大客户项目采用客户聚类整合
表3.2项目群分类

 

单类项目群(掌握)23年第24考题

(1)单客户项目群管理架构。

      单客户项目群是指以实现客户目标为导向,对应单独的客户,每个客户有多个IT服务业务的项目。单客户项目往往根据客户的行业进行考虑,因为同行业的往往具有相似性,同时考虑单个子项目大小,进行合并管理。例如,电信行业的多个中小应用运维项目由一位项目经理管理,教育行业的多个中小网络运维服务项目由一位项目经理管理。举例如下。

       IT服务商给某客户提供了研发、咨询和运维3种IT服务,3个子项目。因3种子项目规模都较小,合并按一项目群进行管理,如图3.3所示。

图3.3

       此类项目群典型的组织架构是设置一名项目经理,下面根据服务业务设置不同的小组;由项目经理统一协调,作为与客户统一的沟通接口,如图3.4所示。

图3.4

 

(2)单业务项目群管理架构。

       单业务项目群是指以服务为导向,对应单独的IT服务,每个IT服务有多个客户的项目。

       单业务项目群是根据IT服务项目类型不同,将同类的项目进行合并,同时考虑单个项目的大小,进行合理的组合,然后由一位IT服务项目经理进行管理。例如,多个咨询类的中小项目由一位项目经理管理,多个桌面运维类的中小项目由一位项目经理管理等等。举例如下。

       某IT服务商提供桌面运维服务,现有3家客户都是桌面运维服务,即有3个子项目。现因为3家的规模都不大,将其合并为一个项目群进行管理,如图3.5所示。

图3.5 单业务项目群管理框架

          此类项目群的典型结构是设置一名项目经理,3家客户都有驻现场运维小组,建立统一的二线专家团队;由项目经理统一协调,作为与客户统一的沟通接口,如图3.6所示。

图3.6 单业务项目群组架构


 

多类项目群(掌握)19年第20,21年第22考题

       多类项目群与单类项目群最大的区别在于项目规模较大,一名项目经理已经难以协调,需要设置PMO或者IT服务总监在上层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比如很多公司或组织按行政地区进行划分,在一个地区设置一位项目总监进行管理,再根据业务或者客户设置多位项目经理进行下层管理。

(1)多客户项目群管理框架。

指按客户目标管理,设置有PMO或IT服务总监,管理多个客户项目,每个客户项
目设有项目经理,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IT服务业务子项目,如图3.7所示。

图3.7 多客户项目群管理框架

(2)多业务项目群管理框架。

指按业务目标管理,,设置有PMO或者IT服务总监,分别管理多个IT服务业务,每个业务设置有项目经理,每个项目经理分管多个客户,如图3.8所示。

图3.8 多业务项目群管理框架

 

复合项目群(掌握)20年第20考题

复合项目群是指单类项目群和多类项目群的组合,往往区分大客户和中小客户。大客户以客户目标管理,每个客户下有多个业务;中小客户以业务目标管理,每个业务下面有多个客户,如图3.9所示。

图3.9 复合项目群管理框架

例如,银行的运维外包项目往往都是大客户,基础设施、网络运维分设一位IT服务项目经理,主机、数据库运维分设一位IT服务项目经理、业务应用系统根据重要程度和大小设多位IT服务项目经理,安全管理分设一位IT服务项目经理等等,整个银行设一位IT服务总监进行项目群管理。如图3.10所示。

图3.10 复合项目群组织架构

 

质量管理发展阶段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掌握)

质量检验阶段我国的质量管理专家称此阶段为“死后验尸”,本阶段的作用是剔除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品流向社会,但此阶段无任何预防作用。
统计的质量控制阶段休哈特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提出了控制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概念,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了质量管理。此方法优点是可以起预防作用,但是要求数理水平较高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出质量发展、质量保持、质量改进计划,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与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戴明环 PDCA

在PDCA 循环中,“策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掌握)

 

质量三部曲

指的是质量策划、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掌握)

 

质量螺旋

质量螺旋就是要求我们首先去识别顾客的需求,开发出适合顾客需求的产品,然后生产和销售这样的产品,使顾客获得满意。顾客得到满意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求,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的新需求进行新一轮的循环。(掌握)

 

零缺陷

克劳斯比的质量改进过程是以下列4项质量管理原理为基础的:(掌握)20年第21考题
(1)质量应定义成符合要求,而不是好或优秀。
(2)质量保证体系的原则是预防不合格,而不是对不合格进行评估。
(3)工作标准应该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行。
(4)以不合格付出的代价来衡量质量,而不是用不合格的百分比来衡量质量。

 

六西格玛管理

       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因为过程能力用来度量后,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掌握)19年第21考题

 

6σ改进遵循五步循环改进法6σ改进遵循五步循环改进法

       6σ改进遵循五步循环改进法,即 DMAIC 模式(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掌握)19年第21考题

定义确定需要改进的目标及其进度,企业高层领导就是确定企业的策略目标,中层营运目标可能是提高制造部门的生产量,项目层的目标可能是减少次品和提高效率。界定前,需要辨析并绘制出流程。
测量以灵活有效的衡量标准测量和权衡现存的系统与数据,了解现有质量水平。
分析利用统计学工具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找到影响质量的少数几个关键因素。
改进运用项目管理和其他管理工具,针对关键因素确立最佳改进方案。
控制监控新的系统流程,采取措施以维持改进的结果,以期整个流程充分发挥功效。

 

6σ人员等级

6σ人员包括绿带、黑带和黑带大师。(掌握)19年第21,21年第23考题

绿带工作是兼职的,他们经过培训后,将负责一些难度较小项目小组,或成为其他项目小组的成员。
黑带指那些具有精湛技艺和本领的人。黑带是6σ变革的中坚力量。对黑带的认证通常由外部咨询公司配合公司内部有关部门来完成。黑带由企业内部选拔出来,全职实施6σ管理,在接受培训取得认证之后,被授予黑带称号,担任项目小组负责人,领导项目小组实施流程变革,同时负责培训绿带。
黑带大师是6σ管理专家的最高级别,其一般是统计方面的专家,负责在6σ管理中提供技术指导。他们必须熟悉所有黑带所掌握的知识,深刻理解那些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的管理理论和数学计算方法,能够确保黑带在实施应用过程中的正确性。

 

质量策划的目标

        质量策划是根据质量目标确定工作内容(措施)、职责和权限,然后确定程序和要求,最后才付诸实施的系列过程。(掌握)

 

质量策划主要内容

       质量策划属于“指导”与质量有关的活动,也就是“指导”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的活动。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只有经过质量策划,才可能有明确的对象和目标,才可能有切实的措施和方法。(掌握)23年第27考题

(1)质量策划的输入。质量策划是针对具体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的。在进行质量策划时,力求将涉及该项活动的信息全部搜集起来,作为质量策划的输入。其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方面:

①质量方针或上级质量目标的要求。
②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③与策划内容有关的业绩或成功经历。
④存在的问题点或难点。
③过去的经验教训。
③质量管理体系已明确规定的相关的要求或程序。

(2)质量策划的内容。

①设定质量目标。
②确定达到目标的途径。在质量策划时,要充分考虑所需要的过程。
③确定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④确定所需的其他资源,包括人员、设施、材料、信息、经费、环境等等。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质量策划都需要确定的这些资源。只有那些新增的、特殊的、必不可少的资源,才需要纳入到质量策划中来。
③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法和工具。这并不是说所有的质量策划都需要的。一般情况下,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可以由承担该项质量职能的部门或人员去选择。但如果某项质量职能或某个过程是一种新的工作,或者是一种需要改进的工作,那就需要确定其使用的方法和工具。
③确定其他的策划需求。包括质量目标和具体措施(也就是已确定的过程)完成的时间,检查或考核的方法,评价其业绩成果的指标,完成后的奖励方法,所需的文件和记录等。

(3)质量策划的输出。

质量策划都应形成文件输出,也就是说,都应形成质量计划文件。22年第24考题

 

质量控制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并使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质量控制的要点如下。(掌握)18年第21,22年第24考题

(1)质量控制范围包括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所进行的一系列生产技术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

(2)质量控制的关键是使所有质量过程和活动始终处于完全受控状态。

(3)质量控制的基础是过程控制。无论生产过程还是管理过程,都需要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进行。控制好每个过程,特别是关键过程是达到质量要求的保障。

 

质量保证活动工作内容

      质量保证活动侧重于为满足质量要求提供使对方信任的证据,而质量控制活动侧重于如何满足质量要求。质量保证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质量保证计划、过程与产品质量检查、编制质量保证工作报告和问题跟踪与持续改进。(掌握)22年第24考题

(1)制订质量保证计划。质量保证计划是质量保证工作开展的依据,质量保证人员要按照质量保证计划实施质量保证工作。

(2)质量保证工作报告。检查完成后,质量保证人员应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管理要求等检查依据提出检查发现,并最终形成质量保证工作报告,质量保证工作报告应以从客户角度陈述事实,不带个人主观想法。

(3)问题跟踪与持续改进。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质量保证人员还有负责跟踪整改情况,直至问题关闭。

 

质量改进(掌握)

(1)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的区别。

       质量控制是质量改进的前提,质量改进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控制意味着维持其质量水平,改进的效果则是突破或提高。可见,质量控制是面对“今天”的要求,而质量改进是为了“明天”的需要。

      质量控制是日常进行的工作,可以纳入“操作规程”中加以贯彻执行。质量改进则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达到既定目标之后,该项工作就完成了,通常它不能纳入“操作规程”,只能纳入“质量计划”中加以贯彻执行,所以质量改进通常以成立专题改进项目的形式进行。22年第 24考题

(2)质量改进对象。质量改进活动涉及到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改进的对象既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也包括各部门的工作质量。

(3)如何选择改进项目。作为质量改进的选择对象,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选择改进项目:

①市场上质量竞争最敏感的项目。
②质量指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项目。
③产品或服务质量低于行业先进水平的项目。
④其他。

 

质量改进实施方法(掌握)23年案例分析

(1)PDCA 实施方法

①明确问题
②掌握现状
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④拟订对策并实施
③确认效果
③防止问题再发生并标准化
③总结

(2)DMAIC方法。22年第23考题

DMAIC实施步骤如下。
定义:辨认需改进的产品或过程,确定项目所需的资源
测量:定义缺陷,收集此产品或过程的表现作底线,建立改进目标。
分析:分析在测量阶段所收集的数据,以确定一组按重要程度排列的影响质量的变量。
改进:优化解决方案,并确认该方案能够满足或超过项目质量改进目标。
控制:确保过程改进一旦完成能继续保持下去,而不会返回到先前的状态。

 

质量管理旧七工具

(掌握)22年第23,23年第26考题

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简单,但实用有效
数据分层法数据分层法就是将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排列图排列图又称为帕累托图。帕累托图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通过对帕累托图的观察分析可抓住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因果分析图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分析图因果分析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即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形状像鱼骨,又称鱼骨图。
直方图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它是表示数据变化情况的一种主要工具
散布图又叫相关图,它是将两个可能相关的变量数据用点画在坐标图上,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散布图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假定有一对变量x和y,x表示某一种影响因素,y表示某一质量特征值,通过实验或收集到的x和y的数据,可以在坐标图上用点表示出来,根据点的分布特点,就可以判断 x和y 的相关情况。
控制图就是对生产或者服务过程的关键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并监测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图形方法。控制图上有3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中心线(CL)、上控制线(UCL)控制图和下控制线(LCL),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UCL、CL、LCL统称为控制线,通常控制界限设定在土3标准差的位置。中心线是所控制的统计量的平均值,上下控制界限与中心线相距数倍标准差。若控制图中的描点落在UCL与LCL之外或描点在UCL和LCL之间的排列不随机,则表明过程异常。


 

质量管理新七工具

(掌握)22年第23、25考题

系统图系统图法,是指系统地分析、探求实现目标的最好手段的方法。在质量管理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需要选择和考虑某一种手段;而为了采取这一手段,又需考虑它下一级的相
应的手段。这样,上一级手段就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如此地把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需要的手段,按照系统来展开,按照顺序来分解,作出图形,就能对问题有一个全貌的认识。然后,从图形中找出问题的重点,提出实现预定目的最理想途径。
关联图关联图就是把现象与问题有关系的各种因素串联起来的图形。通过连图可以找出与此问题有关系的一切要图,从而进一步抓住重点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
亲和图也叫KJ法,是指把收集到大量的各种数据、资料,按照其之间的亲和性(相近性)
亲和图归纳整理,使问题明朗化,从而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KJ法不同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强调一切用数据说话,而KJ法则主要靠用事实说话、靠“灵感”发现新思想、解决新问题
矩阵图矩阵图是指从问题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群,分别排列成行和列,找出其间行与列的相关性或相关程度大小的一种方法。
矩阵数据分析法矩阵数据分析法,与矩阵图法类似。它区别于矩阵图法的是:不是在矩阵图上填符号,而是填数据,形成一个分析数据的矩阵。
PDPC 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它是在制订达到研制目标的计划阶段,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障碍及结果,作出预测,并相应地提出多种应变计划的一种方法,这样,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不利情况时,仍能有条不紊地按第二、第三或其他计划方案执行。
箭条图法箭条图法,又称矢线图法。它是计划评审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使质量管理的计划安排具有时间进度内容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抓住关键线路,集中力量,按时和提前完成计划。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

      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是基于业务风险的方法,来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的(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针政策、规划活动、职责、实践、程序、过程和资源)。(掌握)21年第24考题,17年案例分析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有以下几个方面:(掌握)18年第22,19年第22,20年第22,23年第28、36考题

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的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信息可被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的特性。即在需要时就可以取用所需的信息。
保密性保密性是指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和实体,或供其使用的特性。
可控性可控性是指授权机构可以随时控制信息的机密性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信息以用户认可的质量连续服务于用户的特性。

 

信息安全管理活动主要内容

信息安全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17年案例分析
(1)定义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政策是一个机构信息安全的最高方针。
(2)定义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即在机构内选定在多大范围内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3)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具体有三种评估方法可以选择:基本风险评估、详细风险评估、基本风险评估和详细风险评估相结合。
(4)确定管理目标和选择管理措施。管制目标的确定和管制措施的选择原则是费用不超过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但应注意有些风险的后果并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5)准备信息安全适用性申明。信息安全适用性申明记录了组织内相关的风险管制目标和针对每种风险所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共分为五级

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应当根据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共分为五级:(掌握)18年第23,19年第23,20年第23,22年第26考题

第一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第五级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等级保护的主要环节

定级、备案、安全建设整改、等级评测和安全检查。(掌握)21年第25,23年第29考题

一是信息系统定级信息系统定级按照自主定级、专家评审、主管部门审批、公安机关审核的流程进行。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自主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为保证信息系统定级准确,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应当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跨省或全国统一联网运行的信息系统可以有其主管部门统一确定安全保护等级。最后经公安机关审核把关,合理确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
二是信息系统备案第二级以上信息系统,由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到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保卫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公安机关对备案材料进行审核,定级准确、材料符合要求的颁发由公安部统一监制的备案证明。
三是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整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确定后,运营使用单位按照有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选择要求的信息安全产品,制定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建设安全设施,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四是等级测评信息系统建设整改完成后,运营使用单位选择符合要求的测评机构,依据标准,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状况开展等级测评,编写等级测评报告。
五是监督检查公安机关监督检查运营使用单位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定期对第三级以上的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运营使用单位应当接受公安机关的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如实向公安机关提供有关材料。

“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

微信收款码
微信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

页面大纲关闭
目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