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系统综合知识 | 重要考点

shmaur
2024-09-16
-
-

本章主要是考选择题,可能为6分左右

 

信息的定量描述 - 香农用概率公式

\[H\left(x\right)=-\sum_{i}^{}PilogPi\]

\(\)H(x) 表示事件 X 的信息熵,Pi 是事件出现第 i 种状态的概率,在二进制的状况下,对数的底是 2,此时的信息熵可以作为信息的度量,称为信息量,单位是比特(bit)

网上的结果公式:\(C=W\log^2\left(1+\frac{S}{N}\right)\)

C 表示信道容量,单位 bps

W 表示频带宽度,单位 Hz

S/N 表示有效频带内,信号与噪声功率的比值,单位为1

 

信息的传输模型

信源、信宿、信道、编码器和译码器及噪声共6个模块


信源:产生信息的实体,信息产生后,由这个实体向外传播。
信宿:信息的归宿或接收者。
信道:传送信息的通道,如TCP/IP网络,可以是物理通道(光纤、双绞线、4G、5G、卫星、微波等)
编码器:在信息论中是泛指所有变换信号的设备,实际上就是终端机的发送部分。它包括从信源到信道的所有设备,如量化器、压缩编码器、调制器等,使信源输出的信号转换成适于信道传送的信号。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触发,编码器还可以包括加密设备,加密设备利用密码学的知识,对编码信息进行加密再编码。
译码器:译码器是编码器的逆变换设备,把信道上送来的信号(原始信息与噪声的叠加)转换成信宿能接收的信号,可包括解调器、译码器、数模转换器等。
噪声:噪声可以理解为干扰,干扰可以来自于信息系统分层结构的任何一层,当噪声携带的信息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信道中传输的信息可以被噪声淹没导致传输失败。

 

信息质量属性

信息反映的是事物或者事件确定的状态,具有观性、普遍性等特点,由于获取信息满足了人们消除不确定性的需求,因此信息具有价值。

精确性:对事物状态描述的精准程度
完整性:对事物状态描述的全面程度,完整信息应该包括所有重要事实!
可靠性:指信息的来源、采集方法、传输过程是可以信任的,符合预期
及时性:指获得信息的时刻与事件发生时刻的间隔长短
经济性:指信息获取、传输带来的成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可验证性:指信息的主要质量属性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程度
安全性:指在信息的生命周期中,信息可以被非授权访问的可能性,可能性越低,安全性越高

 

信息系统的主要性能目标

有效性和可靠性;恰当的冗余编码可以在信息受到噪声侵扰时被恢复,而过量的冗余编码将降低信道的有效性和信息传输速率。

 

信息化从小到大分层有五个层次

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传统产品中越来越多地融合了计算机化(智能化)器件,使产品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智能电视、智能灯具等,另一个含义是产品携带了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数字化的,便于被计算机设备识别读取或被信息系统管理,如集成了车载电脑系统的小轿车。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生产制造,优化工作流程,管理客户关系,建设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培养信息化人才并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涉及生产制造系统、ERP、CRM、SCM 等。
产业信息化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生产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工艺、产品的信息化,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水平;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
国民经济信息化指在经济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使金融、贸易、投资、计划、通关、营销等组成个信息大系统,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的4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
社会生活信息化指包括商务、教育、政务、公共服务、交通、日常生活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各种信息网络,大力开发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服务,丰富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拓展人们的活动时空,提升人们生活、工作的质量。目前正在兴起的智慧城市、互联网金融等是社会生活信息化的体现和重要发展方向。

 

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信息化的主题时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

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空域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

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

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什么是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再相互独立进行,不再是单方的带动和促进关系,而是两者在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彼此不可分割,并生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产业。

 

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含义

指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融合,即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工业化发展战略要协调一致,信息化发展模式与工业化发展模式要高度匹配,信息化规划与工业化发展规划、计划要密切配合。

是指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能极大节约材料、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

是指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融合,孕育新一代经济的产生,极大促进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是指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IT 设备与工业装备的融合,产生新的科技成果,形成新的生产力。

 

电子政务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

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2C)

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2E)

 

按照交易对象的电子商务模式:

B2B是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

B2C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C2C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C2B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O2O是线上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实体店提货或者享受服务。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立项:立项阶段即概念阶段或需求阶段,这一阶段根据用户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提出建设信息系统的初步构想,然后对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并确定立项。
开发:以立项阶段所做的需求分析为基础,进行总体规划。之后,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验收等工作实现并交付系统。
运维: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正式移交给用户以后,进入运维阶段。要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系统维护是一项必要的工作。系统的运维可以分为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等类型。
消亡:信息系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系统更新改造、功能扩展,甚至废弃重建等情况。在信息系统建设地初期就应该注意系统消亡条件和时机,以及由此花费地成本。

 

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敏捷开发等

结构化:应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把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然后依次进行,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工作依据,按顺序完成。每个阶段和主要步骤都有明确详尽的文档编制要求,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优点:理论基础严密,它指导思想是用户需求在系统建立之前就能被充分了解和理解。结构化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烦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在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信息需求

敏捷方法开发:以原型开发思想为基础,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采用迭代增量式开发,发行版本小型化。它根据客户需求的优先级和开发风险,制定版本发行计划,每发行版都是在前一成功发行版的基础上进行功能需求扩充,最后满足客户的所有功能需求。

  1. 快速迭代:对于半年一次的大版本发布来说,小版本的需求、开发和测试更加简单快速。
  2. 让测试人员和开发者参与需求讨论
  3. 编写可测试的需求文档:开始就要用“用户故事”的方法来编写需求文档。
  4. 多沟通,尽量减少文档
  5. 做好产品原型
  6. 及早考虑测试:及早考虑测试在敏捷开发中很重要。

原型法:原型法本着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先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适用于用户需求开始时定义不清、管理决策方法结构化程度不高的系统开发。原型法认为在很难一下子全面准确地提出用户需求的情况下,首先不要求一定要对系统做全面、详细的调查、分析。原型具备的特点:
实际可行
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
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

面向对象开发:其关键点是能否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统一的模型,它既能反映问题域,也能被计算机系统求解域所接受。适用于事物多,业务逻辑复杂,数据量大的应用系统和网站。对象模型表示了静态的、结构化的系统数据性质,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结构,它是从客观世界实体的对象关系角度来描述,表现了对象的相互关系。

 

诺兰的6个阶段

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

图片来自作者

 

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现状分析与诊断组织/企业战略描述、信息化战略描述、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治理架构和规划实施。其中应用架构需要充分考虑的方面有:应用现状、应用要素和应用体系设计。

业务架构:以信息化规划的需求调研、现状分析为基础,采取从上至下的方式,建立本企业业务架构。
数据架构:通过分析数据资源现状,系统的梳理关键数据要素,并对数据存储、加工、数据集成交换、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进行总体设计。
治理架构:通过对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权责配置、管理机制、运作流程进行梳理分析,编制IT治理架构。
技术架构:通过信息技术现状的分析,对基础设施、应用集成、信息安全等架构进行总体设计。技术架构需充分考虑技术现状、架构设计,并不是以治理架构为依据。

1、现状分析与诊断:现状分析以需求调研的结果为基础,以组织的信息化现状、业务发展的为重点,进行业务和信息化现状分析、诊断和梳理。

信息化现状:规划需对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需求调研,如业务应用服务、信息公开和信息服务、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安全、运维、管理和技术的标准规范等情况。

业务发展:规划根据收集的企业业务发展相关材料,并组织开展高层访谈和部门业务访谈,明确未来一定时期本单位的总体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任务、主要战略措施和关键业务发展目标等。

业务分析:根据本单位的业务战略和业务目标,结合当前业务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差距分析:根据行业/集团信息化总体要求、企业战略、信息化需求以及业务分析结果,分析信息化存在的主要差距,明确规划的关键内容。

2、组织/企业战略描述:以收集的企业战略、高层访谈结果为基础,系统地分析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未来的业务模式、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并对信息化建设提出的要求

企业战略分析需充分考虑如下方面

行业变革趋势分析:需收集行业/集团发展趋势相关的材料,并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行业的管控模式、生产方式、协作方式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可能的变革进行分析和梳理。

企业发展战略分析:需收集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关材料,组织高层访谈,分析行业发展变革对本单位的影响,并明确企业战略对本单位的业务运营、综合管控和指挥决策所带来的影响。

信息化战略影响分析:需分析行业变革、企业战略对信息化工作的总体影响,包括信息化的战略定位、信息化的基本能力和基本要求等。

3、信息化战略描述:应以企业战略分析和现状分析诊断的结果为依据,分析并明确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等。

信息化战略分析需充分考虑如下方面:

指导思想:需明确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包括总体思路、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等。

目标任务:需紧扣行业/集团信息化的总体要求、企业战略对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制定清晰明确的信息化战略目标。

技术路线:要依据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企业信息化战略目标,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遵循的技术路线。

4、业务架构:以信息化规划需求调研、现状分析为基础,一般包括方针政策、业务目标、业务组织、业务分类、业务事项、业务流程、业务规则等,采取从上至下的方法,建立本企业业务架构。

业务架构需充分考虑如下方面

业务建模:需对当前业务要素进行建模和说明。
业务优化:需对业务建模优化内容及过程进行说明和描述。
业务蓝图:需构建和描绘业务未来发展的架构和蓝图。

5、应用架构:以业务架构为依据,对应用体系的结构和相互关系进行说明。应用架构包括应用现状、应用要素和应用体系设计的描述,为创建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定基础。

应用架构需充分考虑如下方面:
①应用现状。应对现有应用系统情况进行描述。
②应用要素。应包括对服务域、服务类、服务组件的说明。
③应用体系设计。应按照信息化建设要求,规划设计主要业务和相关领域的应用系统。

6、数据架构:通过分析数据资源现状,系统地梳理关键数据要素,并对数据存储、加工、数据集成交换、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进行总体设计。20年第4考题
数据架构需充分考虑如下方面:

数据现状:分析现有数据库及相关关系、数据内容、数据的地理空间分布、数据交换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数据要素:数据要素包括元数据、主数据、数据分类编码、主要交易数据、分析数据等。

数据架构体系设计:主要内容应包括数据资源综合管理体系、数据加工存储体系、数据集成交换体系、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总体规划设计。

7、技术架构:通过信息技术现状的分析,对基础设施、应用集成、信息安全等架构进行总体设计。
技术架构需充分考虑如下方面:

①技术现状。对现有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进行描述。

②架构设计。对机房环境\网络通信、计算存储、数据库、中间件、应用集成、信息安全等技术架构进行总体设计,并明确关键的技术要求。

8、治理架构:通过对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权责配置、管理机制、运作流程进行梳理分析,编制 IT治理架构。
治理架构需充分考虑如下方面:
①治理架构,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IT 组织结构治理、IT 投资治理、IT 项目治理、IT 运维治理、IT 绩效治理等。
②)组织机构,应从决策机制、信息化投资管理、项目管理、安全管理、标准规范管理、运维管理等方面,明确机构和权责的分配。
③工作流程。应遵从国际、国家和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制定 IT 治理所涉及的 IT 规划、IT 建设、IT 运维和 IT监控等领域的流程,并按流程规范执行。
④监控机制。应对 IT规划实施、IT 资产运行、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IT 与业务要求的一致性、资源分配效率、IT 服务和业务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监控,并持续改进治理架构。

9、规划实施:确定待建项目以及项目优先级、实施计划、投资预算、保障措施、实施策略等相关内容,并制定分年度的实施计划。

 

系统规划主要任务是

制定系统的发展战略。确定组织的主要信息需求,形成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计划。制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

 

根据战略规划的一般理论

(1)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始于对信息技术内外部环境(现状)的分析。
(2)核心是构建信息技术发展战略(未来状态)
(3)终极任务是搞清现状与未来状态之间的差距并制定实施策略或解决方案(从现状到未来状态的路径)

 

IT战略包括两个部分

IT 战略的制定和信息技术行动计划的制定。前者偏重战略方向,后者具体行动计划。

信息技术战略由以下部分组成

(1)使命(Mission):阐述信息技术存在的理由,目的以及在企业中的作用。
(2)远景目标(Vision):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结果。
(3)中长期目标(Medium to Long-term Objectives)远景目标的具体化,即企业未来2-3年信息技术发展的具体目标。
(4)策略路线/战略要点(Strategy Point):实现上述中长期目标的途径或路线。
 

信息技术/IT战略由以下组成

使命(Mission)阐述信息技术存在的理由、目的以及在企业中的作用。
远景目标(Vision)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结果。
中长期目标(Medium to Long-term Objectives)远景目标的具体化,即企业未来 2~3 年信息技术发展的具体目标
策略路线及战略要点(Strategy Point)实现上述中长期目标的途径或路线。主要围绕信息技术内涵的4个方面展开:即应用、数据、技术和组织。

主要围绕信息技术内涵的四个方面展开:即应用(Application)、数据(Data)、技术(Technology)和组织(Organization)

 

IT战略中的信息技术行动计划

落实IT战略而制定的中长期的详细行动计划

信息化项目进程:未来2-3年信息化项目的投资进程及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项目描述和投资分析:每个项目的具体描述和ROT(投资回报率分析)

信息化核心能力发展计划:为实现上述信息化进程,企业应相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及其培养计划。

 

IT战略规划的核心组成要素包括

现状分析、战略分析、差距分析和路径分析。

 

IT战略规划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业务分析:主要内容是理解业务部门的现在与未来,理解业务部门的政策,定义目标和优先权。

评估现行系统:主要检査当前的信息技术系统和信息技术体系结构,重点是评估信息系统支持业务部门的程度、信息系统计划是否适合业务部门、信息系统供应的效能与效率、指出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的潜在业务机会。

识别机会:重点是定义通过信息系统改进业务的机会、消除那些不能够带来投资回报或对业务目标贡献较小的信息系统。

选择方案:主要任务是寻找和确定内在一致的机会和方案。

 

企业IT战略规划

(1) IT战略规划目标的制定要具有战略性,确立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的企业IT战略规划目标
(2) IT战略规划要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规划的范围控制要紧密围绕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进行,切忌面面俱到的无范围控制。
(3) IT战略规划目标的制定要具有较强的业务结合性深入分析和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
(4) IT战略规划对信息技术的规划必须具有策略性,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5) IT战略规划对成本的投资分析要有战术性,既要考虑到总成本投资的最优,又要结合企业建设的不同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成本比例分析。
(6) IT战略规划要对资源的分配和切入时机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评估。

 

IT系统管理核心目标是

IT系统管理指IT的高效运作和管理,它是确保战略得到有效执行的战术性和运作性活动,系统管理核心目标是管理客户(业务部门)的IT需求如何有效利用IT资源恰当地满足业务部门的需求是它的核心使命。

 

 


 

“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分享的动力”

微信收款码
微信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

目录关闭